- 湍
-
I
tuānㄊㄨㄢ〔《廣韻》他端切, 平桓, 透。 〕1.水勢急而旋。《孟子‧告子上》: “性猶湍水也。”趙岐 注: “湍水, 圜也。”孫奭 疏: “水流沙上, 縈迴之勢湍湍然也。”宋 王安石 《上徐兵部書》: “風波勁悍, 雨潦湍猛。”郭小川 《秋日談心》詩: “大海已經渡過, 更何懼急湍的河流。”2.急流的水。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‧江水二》: “春冬之時, 則素湍淥潭, 迴清倒影。”宋 梅堯臣 《次韻和永叔夜間聞風聲有感》: “焉得從釣舟, 逆上 嚴子 湍。”清 魏源 《聖武記》卷五: “左壁右湍, 不容一騎, 將軍參贊亦時步進。”3.沖刷;沖激。《史記‧河渠書》: “道果便近, 而水湍石, 不可漕。”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: “湍, 一本作‘溲’。”《文選‧李康〈運命論〉》: “故木秀於林, 風必摧之;堆出於岸, 流必湍之。”李善 注: “風衝之物不得育, 水湍之岸不得峭。”IIzhuānㄓㄨㄢ〔《廣韻》職緣切, 平仙, 章。 〕水名。 在 河南省 境內。《山海經‧中山經》: “ 荊山 之首, 曰 翼望之山 , 湍水 出焉, 東流注於 濟 。”漢 張衡 《南都賦》: “推 淮 引 湍 , 三方是通。”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注‧濁漳水》: “水出 邯鄲縣 西 堵山 , 東流分為二水, 洪 湍 雙逝, 澄映兩川。”宋 梅堯臣 《南陽謝紫微輓詞》之一: “憶昨臨 湍水 , 寧知隔夜臺。”
Ханьюй Да Цыдянь. 1975—1993.